返回

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2章 博望苑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但瓷器,终归是一件华而不实的玩物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吴楚乱平之后,朝堂便要大刀阔斧,削夺诸侯王的诸多权柄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权柄没了,诸侯藩王的财富,便也会慢慢变少,直到有一天,也和长安朝堂的九卿一样,连一件瓷器都买不起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待彼时,少府的瓷器,恐怕就会有价无市,纵是作价千金,也很难找到买家了……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听闻此言,刘荣表面上乖巧点下头,暗下却是微微摇了摇头。�6�9�6�9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在很多时候,刘荣都很难因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,而在这些当下时代的杰出者面前,取得什么明显优势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或者应该说:穿越者身份,为刘荣带来的优势,只有两样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——天眼,即对历史脉络的先知先觉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以及跨越两千多年的宏伟视角,所带来的大局观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天子启说:吴楚之乱平定之后,诸侯王们会越来越穷,早晚有一天,会买不起少府的瓷器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刘荣承认这一点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作为少府瓷器项目的第一责任人,刘荣也同样清楚:过去这几年,少府瓷器超过八成的户,都是汉家的宗亲藩王群体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剩下两成,也大多是豪商巨贾,以及部分闲散彻侯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但刘荣不会告诉——也无法告诉天子启的是:在未来,汉家的商人群体,必定会在诸侯藩王们的尸骸上汲取营养,而后便如雨后春笋般,在关东大地遍地开花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道理很简单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——财富,并不会因为某个人、某个群体的贫穷,而消失在这片天地之间,而是会被另外一个人、另外一个群体所拥有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诸侯王们权柄被削夺,敛财能力下降,也只会让那些不再能被诸侯王们敛入怀中的财富,流入到其他群体的钱袋中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故而,对于汉商们将来的购买力,刘荣抱以极大的自信和期待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毕竟在太史公的《货殖列传》里,武帝一朝,足以称之为‘富可敌国’的豪商,便不下五指之数啊……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嘿;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这么多钱,不被少府赚回来做军费,难道要让他们带进土里、埋进墓里?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如是想着,刘荣便也将思绪收回,做出一副‘瓷器没人买了,确实很让人头疼’的严峻之色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天子启却并没有在瓷器的话题上停留太多,而是沿着官员俸禄的话题,继续往下道:“官员买不起瓷器,不算奇怪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但九卿级别的高官,一年所得都买不起一件瓷器——这就有些耸人听闻了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···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早在太祖高皇帝之时,我汉家对于官员收入,便已经有了大致的定论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公卿二千石一年的俸禄,应该在养活府中妻儿老小、奴仆邑从二百人之外,还能用剩下的钱,在长安附近买下二十亩田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千石级别的官员,则要养活一家老小五十口,在拜会同僚时置办拜礼,再给亲长时不时送去酒肉,并为妻儿置办几身新衣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六百石、八百石的一县主官,应该养活家里的二十口人,并给手下得吏佐准备年节时的赏钱、布匹;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便是百石的小官,俸禄也该养得起父母、妻儿至少七口人,并尽量维持自己的衣着体面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说到这里,天子启稍敛去面上笑意,驻足侧过头,将期待的目光撒向刘荣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便见刘荣缓缓点下头,顺势接过话题道:“但如今,九卿一年的俸禄,尚且只够家中用度,根本剩不下多少供人情往来;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千石若是不受贿,甚至都还需要家中的女眷,时不时接一些女工、浆洗之类的活,来贴补家用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再往下,自更不必多言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先帝时的廷尉张释之,是訾官为骑郎,在被先帝赏识之前,愣是做了足足十年的郎官,都没能得到调任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以至于彼时,担任中郎将的袁盎前去拜会时,张释

第152章 博望苑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